IEEE Spectrum杂志集纳世界医学领域先进团队研究成果,刚刚公布了当人工智能(AI)与人类医生PK“记分牌”——AI以四比三取胜。这个记分牌显示,在疾病诊断上,AI占据明显优势的是心脏病、中风和自闭症;占据一定优势的是阿兹海默、外科手术;和人类医生打平手的是脑肿瘤、眼科、皮肤癌。人类医生只在一般性诊断中占据优势。
这并非只是一道有趣的测试题。10月26日-27日在我校举办的2017年中国生物医学与康复工程论坛上,有专家以此打开视角展开深度研讨。可以预见的是:我们正在迎接医学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在这一大背景下,以生物医学与康复工程为代表的未来医学服务模式和教育模式都将全面更新。
当下,世界各国已经开始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国模式“非对称”赶超,即所谓的弯道超车更是举世瞩目,从商用量子保密通信专网诞生、十亿亿次超算系统“太湖之光”居世界之首、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到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完成、“天眼”新发现、高铁纵横四海……我国正在不断刷新创新高度。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具备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2030年左右,中国要站在人工智能的领先地位上。
来自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的万遂人教授称“这是了不起的规范”。聚焦医学领域,AI的影响与威力正日益显现,未来有望成为“最大的应用地”。他以AI与人类医生PK为例分析,AI之所以能在诊断和手术上完胜,就是因为充分发挥了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和自主操控的特性。目前英美都明确医学人工智能的应用首先在医学影像方面,也是基于AI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优势。万遂人认为,目前中国网络和大数据应用有个明显的短板,就是缺少了医生的参与,导致很多医学大数据健康网络平台难以落地。其中关键的原因是医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纯医生”多,有数理基础的医生却远远不够。
明东教授堪称医工结合型人才的代表。这位来自天津大学的年轻学者,带来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的成功“实例”。他现场解码了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的关键技术,涉及神经传感与成像、神经接口与康复、神经刺激与调控等基础机理与前沿技术。其主导设计的“神工一号”“神工二号”人工神经机器人,已在包括烟台在内的多地医院临床测试成功。这种脑-机交互的智能技术,将传统康复的功能替代转向功能重建,逐渐应用于助老、助残、助特(如宇航员)等诸多领域。
今年3月,13部门联合发布《“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这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纲两规”的重要举措。此规划正式定义了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即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目前健康老龄化已是世界共识。此次论坛,来自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屈宁博士就以荷兰的研究为例,阐发了健康老龄化与未来医学的方向。他认为,医院的意义在于从预防-治疗-康复的全周期让患者远离医院。未来医院将会成为整个地区的“顶级治疗机构”“医疗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以及“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心”,而这一多元智能体系的建立都缘于创新技术的驱动。创新主要将发生在三个层面,一是生物工程技术替代传统经验医学;二是人工智能替代所有数据分析;三是人工器官替代同种异体移植。
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副会长张晓玉教授从微观视角透视了“健康中国2030战略”中的康复辅助器具发展方向。在他眼中,随着智慧医疗时代的到来,康复辅具也将必然进入智能时代。目前各国竞相研发智能讲听器、智能轮椅、智能护理、康复机器人等,可以说,康复辅具正在成为生物医学工程的新产业新业态,康复工程学科临床研发应用的主要领域,医工结合的主战场。康复辅具智能化,必将对我们的产学研体系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医学智能时代,人才是最大支撑。参与论坛的专家有一种共识,我们眼下最缺乏的是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正如院长王滨教授在致辞中所说:“现代医学所依赖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等各类方法、器械和设备都离不开工程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医工结合是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同。大家认为,学科交叉与融合代表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前沿理念和发展方向,必将进一步拓宽生物医学与康复工程教育的思路和视野。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齐崴介绍,以理工见长的天大,正致力于向医学领域进军,这是完善综合性学科布局的关键一环,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选择。医工结合极有希望成为天津大学未来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和增长点。
在主旨报告中,院长王滨介绍了我校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康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0多年来,滨医从首创“残健融合、教康结合教育模式”到构建“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都是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背景、中国特色文化和人民健康需求来完成的,也深度契合了学科交叉融合这一理念。与会专家认为,我校提出“大健康”“大康复”的学科体系架构,坚持临床医学学科优势,以康复医学、特殊教育为特色,促进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符合未来医学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示范性。
据了解,此次论坛除了探讨生物医学与康复工程教育的前沿理念和发展方向,还展开了多元交流合作。天津大学明东教授和格罗宁根大学屈宁教授被我校聘为客座教授,指导科研实践;天津大学与我校将在康复医学及工程、认知计算与应用、卫生工程管理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领域进行深度交流合作。
大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王明时教授在致辞中用两个关键词与与会者共勉:一是用“光荣之心”理解生物医学与康复工程学科,因为它是最直接对人的生命健康负责;二是用“敬畏之心”对待科学研究,因为它关乎我们是否真正热爱生命。
时代飞速变化。带着这样的初心,滨医人追踪教育前沿理念、探索先进教育模式的脚步永不停息……